高温劳保非小事,津贴发放需考虑新就业形态等因素
来源:经济日报 进入8月,高温不少地方仍持续高温,劳保全国有多个省(区、非小放需市)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事津素“热浪”之下,考虑不少诸如交通警察、新业形态建筑工人、等因防疫一线人员等劳动者不得不顶着烈日工作,高温切实做好高温劳动保护工作事不宜迟。劳保 高温劳动保护非小事,非小放需须采取妥善、事津素科学的考虑方式及时应对。面对持续高热天气,新业形态能否给予劳动者充分物质关怀和保障、等因合理统筹工作分配,高温对维护生产生活秩序至关重要。 必要的经济补偿是对劳动者的体恤和尊重。我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前不久,由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中,也再次强调要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标准不能一成不变,需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须注意,高温天气持续久,市场物价、出行费用等也会随之有所波动。应重视劳动者的生活诉求,根据当地气候状况、物价水平等动态调节高温津贴补偿标准,确保津贴能解人所急。对于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间更长、强度更大的人员,可适当提高补贴额度。 高温津贴发放规则还需充分考虑新就业形态等现实因素。涉及快递送货员、外卖骑手、防疫一线人员等劳动者,应尽快填补津贴发放的模糊区和空白地带,细化劳动者的身份属性和劳动内容,有针对性地完善津贴补偿范围。对于劳动者工作场所性质难以确定的特殊情况,各用人单位应结合实际,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制订发放办法。 高温津贴关切民生利益,对于拖欠津贴以及其他津贴发放不当的做法,有关部门应及时介入、检查、处理,督促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足额、按时发放高温津贴。针对屡屡出现的克扣补偿等乱象,有关部门须进一步拓宽举报渠道、开设热线电话、网上咨询等,切实保障劳动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除经济补偿外,做好高温劳动保护,还需要合理的作业安排和心理“降温”。高温也分时段,各用人单位应灵活安排室外作业时间,设置合理的轮班制度,避开气温高峰期等。更要充分理解户外工作者长期在烈日暴晒下的不易,共筑平和暖心的生产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崔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小米总裁王翔谈高端战略复盘 清库存耗费成本初见成效
- 深圳证监局通报辖内机构不合规案例,涉及证券投资咨询、基金销售、持牌资管等机构
- 菲总统杜特尔特签署《公共服务法》修正案
- 分析师警告:美国房地产正处于大衰退早期,今年夏天销量可能骤降25%
- 喝红茶也能降低死亡风险
- 本轮疫情波及28省份!最新研判→
- 报告期内被立案调查,发明专利或均为受让而来,拓山重工能否成功IPO?
- 已有21家保险机构紧急展开东航坠机现场查勘!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以实施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为主线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全员”变“区域” 核酸检测范围如何划定?
- 东方电气集团与川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评论:利用失事航班搞恶意营销,突破了道德底线
-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外交部:美方应为自己犯下的罪行真诚忏悔,而不是对别人污蔑抹黑
- 快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期货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 当前跌超9%此前连续四个交易日跌停
- 汇丰控股盘前涨2%,回购逾60万股
- 成都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全市主要生鲜电商平台:严禁哄抬物价
- 中汽协权威发声:给这波原材料涨价潮“泼冷水”
- 高瓴亲自操刀,张磊送“鞋王”重返IPO
- 研究显示: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致巴西儿童超重比例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