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型行业占比大 利好IF表现
期货日报 2023年开年以来,内需股指出现了连续上涨行情。型行截至1月19日,业占上证50、比大表现沪深300、利好中证500指数、内需分别上涨7.04%、型行7.35%、业占5.80%、比大表现6.28%,利好其中,内需计算机和非银金融涨幅达10%以上,型行领涨各板块。业占 防疫政策优化加上春节长假来临,比大表现市场开始关注消费复苏,利好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均大幅上涨,而这些行业也受到外资的关注。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经累计流入超过1000亿元,完成了2022年全年的流入规模,足见对未来行情的看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杠杆资金仍然谨慎,2023年融资规模减少了58.30亿元,虽然中证500和创业板指也持续上涨,但杠杆资金并没有同步增加。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春节长假临近,不确定性增强,杠杆资金逐步获利了结,同时减少假期期间的利息成本。 我们认为,各个指数短期涨幅可观,长假来临之际仍要警惕风险,但整体上2023年经济前景相对于2022年更为乐观,春节后行情仍值得期待。 2023年,从政策角度上来看,预计以提振内需和稳定房地产为主。1月13日,央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1月13日银保监会工作会议表示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对投资的融资保障,支持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月13日,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 从的构成来看,行业主要集中于政策支持的方向。截至2023年1月18日,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家用电器5个行业合计权重占比达到46.28%。从北向资金今年流向来看,集中流入食品饮料(206.38亿元)、非银金融(151.61亿元)、电力设备(117.86亿元)、银行(94.10亿元)、有色金属(84.67亿元)等行业。 从估值角度来看,沪深300指数PE(TTM)为12,PB为1.42,估值百分位为36%,对于长线资金来说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从经济发展来看,当前消费已有恢复迹象。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42亿元,同比下降1.8%,市场预期降6.5%,相较于前值下降5.9%,已有明显好转。不过受到海外需求回落影响,外需型行业恢复力度不及内需型行业,不过外需型行业主要是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在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占比较大,而酒饮料茶、食品、农副食品加工、医药等内需型行业,在沪深300指数中占比较大,从这一角度看也更利于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2023年企业和居民将回归正常生活,经济前景有望改善,预期推动下股市将迎来持续的上涨行情。为加快经济复苏,房地产政策不断放松,房地产相关行业都能受益,同时消费政策预计会加码,这将持续利好沪深300指数。(作者单位:申银万国期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强迫商户“二选一”,扬州一外卖平台合作方涉不正当竞争被罚
- 安进盘前跌逾5% 或将向美国国税局补缴共计71亿美元税款和罚款
- 大众汽车据悉寻求在美国开设第二家工厂
- 广东:做好房企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督促涉险房企自救
- 苹果多款iPod型号设备将被列入“过时”名单
- 大数据“杀熟”违法吗?
- 北京疾控庞星火点赞“中国好邻居”感染者218:得知是密接留在车内11个小时
- Twitter往事:马斯克的Web3野心,多西的“十年复仇”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二周大幅回落 触及两个月低点
- 工信部一季度组织检测61万款App:责令整改422款,公开通报134款
- 华微电子: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3.56% 业绩持续高增长
- 绿茶的“低价魔法”失效
- 广东:前10个月经济数据出炉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
- 北京疫情通报:新增本土“53+3” 近一半感染者与聚餐相关
- 和信投顾:基建午后崛起 行情稳步前行
- 浙江疫情最新情况: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本轮疫情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BA.2
- 面板遇低谷 上半年厂商利润集体下滑
- 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6.37亿元 汇川技术逆势获净买入5.13亿元
- 国际油价缩减跌幅,封控不足为惧,多头不断有“新希望”
- 股指期货小幅上涨 IH主力合约涨1.63%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