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不必过度解读一月份汽车产销数据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1月份,经济据我国车市没有迎来开门红,日报舆论没必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评论“开门难”并不等于全年车市不会走好。员文中国汽车市场不仅规模大,必过而且产业充满创新活力。度解读月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份汽扩大内需战略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落实,车产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进一步被激发,销数我们有理由对中国汽车市场充满更多期待。经济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日报今年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9.4万辆和164.9万辆,评论环比、员文同比均下降三成左右。必过车市没有迎来开门红,度解读月怎么理性看待?
其实,过度解读甚至误读没有必要。1月我国汽车产销创下历史新低,背后原因亦不难解释:一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受疫情过峰影响,打乱了消费者购车计划;二是购置税减半政策和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全面退出,去年12月消费需求提前透支;三是今年1月有春节,虽然假期只有7天,但真正产销工作日比正常月份少了很多,产销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开门难”并不等于全年车市不会走好。汽车是价值仅次于房地产的大宗商品,而相比于房地产的一次性投资,汽车又是需要不断置换更新的商品,平均10年左右就要以旧换新。近几年尽管遭遇疫情影响和供应链紧张,但我国汽车年产销量一直稳定在2500万辆以上。要看到,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并不高。考虑到受环境压力、交通资源等因素约束,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不可能和美国、日本一样多,但汽车市场年销量峰值并未到来也是可预见的。
从百姓角度来讲,拥有汽车事关幸福指数,是其“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逐步提升,越来越多无车的国人开始有能力购买汽车,越来越多有车的家庭换购更好的汽车,我国汽车消费仍有潜力可挖。从不少限购城市“一号难求”就能感受到需求的暗流涌动。
更要看到,中国汽车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产业创新活力足。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簇拥下,一些跨界力量勇敢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一股“造车新势力”。他们的进入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激发了更大创新动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并引领着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数据最有说服力。在国内销量不振的背景下,1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30.1万辆,同比增长30.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同比增长48.2%。这充分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有一定竞争力。
也正是看到这样的市场潜力和创新活力,跨国公司高管对中国汽车市场信心满满。春节刚过,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就飞到北京,访问了大众汽车中国总部,以及大众位于长春、上海、合肥的工厂。这是奥博穆继去年11月随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后的第二次访华,两次相隔仅三个月。该集团对中国车市的预测是,“全年的增长率会在5%左右”,其中尤其看好新能源车市。而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近期也将访问中国。显然,这都是值得重视的信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事实上,我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细化落实,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进一步被激发,我们有理由对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充满更多期待。 (杨忠阳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北京:11月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乘公共交通查48小时核酸!环京通勤注意
11月2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21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当前变异病毒潜伏期更短、传播更快,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本2025-07-08- 当地时间11月9日,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铁路事故调查委员会发布了对6日首尔列车脱轨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调查认定事故是道岔尖轨破损所致。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铁路事故调查委员会对事故车辆、残骸、铁轨状态以及运2025-07-08
- 欧洲飞机制造商周二表示,10月份交付的飞机数量达到60架,比9月份高5架。要实现全年交付700架飞机的目标,空客需要在短短两个月内交付205架客机,这意味着交付速度比2022年任何时候都要快。今年102025-07-08
- 办理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需要多久?答案是5分钟。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决定,自11月1日起在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窗口启用智能签注设备受理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申请。第一财经记者今日亲测澳门签注办理2025-07-08
- 近日,上海三牛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被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罚款7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793.5元。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生产的“三牛椒盐味苏打饼干韧性饼干)”大肠菌群项目抽检2025-07-08
进博会上的“美好生活”:中国营养健康市场潜力巨大,微囊包埋、抗老NAD+等营养补充高科技产品纷纷亮相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来自全球的营养和健康领域公司齐聚这一全球创新产品的首发高地和聚集地。USANA、康宝莱、健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