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车企销量纷纷“腰斩”,比亚迪首登国内销量冠军
原标题:4月车企销量纷纷“腰斩”,腰斩首登国内销量冠军 受疫情影响,月车亚迪4月汽车生产和零售大幅下降,企销多家车企产销量“腰斩”。量纷 乘联会今日发布的纷比数据显示,今年4月,首登乘用车生产96.9万辆,国内冠军同比下降41.1%,销量环比下降46.8%。腰斩4月零售量达104.2万辆,月车亚迪同比下降35.5%,企销环比下降34.0%,量纷4月零售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纷比从整个汽车市场来看,首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推算的国内冠军数据显示,2022年4月中国汽车销量预计117.1万辆,环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 乘联会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进口零部件短缺,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加之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不可控,导致生产不畅问题突出。4月上海地区五家主力车企生产环比3月下降75%,长春地区合资主力车企生产下降54%,其他地区总体下降38%,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的全国辐射效应凸显。 “上海地区的汽车产量在全国占比为10%,但疫情带来的零部件次生影响较为严重,因为上海地区是核心零部件的集散地,这对车企的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从整体来看,上海疫情对全国汽车销量造成的影响大概为40%左右。”崔东树对记者表示,目前汽车生产的恢复状态仍然较差,主要是汽车零部件的恢复状态较差,位于上海地区的大量零部件企业面临人员无法到岗、产能无法有效释放,同时运输也相对困难。他指出,零部件供给仍然是整车厂产能恢复面临的瓶颈,目前看产能恢复到60%已经不错了。 从零售情况来看,自主品牌表现相对较好。4月自主品牌零售达48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37%。4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6.4%,同比增长9.6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自主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同时头部自主企业表现相对较好。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达45万辆,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24%。4月豪华车零售量达12万辆,同比下降幅度最大达54%,环比下降50%。这是因为豪华车主销区域受到了防疫封控形势变化的影响,产销损失巨大,原本的供需紧平衡状态再次被打破。 崔东树认为,4月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增长是偶然因素。疫情下,自主品牌的产业链相对灵活,没有合资品牌受损大。未来随着合资品牌恢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仍会回落。 “批发和零售量达到了探底的水平,这主要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对比此前国外受疫情影响的状况,国内车市受到的影响偏大。”崔东树表示,从零售量来看,虽然略好于产量下降幅度,但仍低于预期。因为零售往往有库存支撑,因此即便生产大幅下降,4月零售也不应该出现大幅下滑,核心原因是各地区防疫措施较严,导致客流量下降,由此带来了零售量的损失。 从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来看,表现分化,但多数企业销量出现腰斩。只有比亚迪一家企业的销量出现了增长,且比亚迪销量排在第一。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销量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50%,同时这两家企业的排名已被挤出前五。排在第二的一汽-大众销量同比下滑49.2%,而东风日产、吉利汽车和的销量均同比下滑超40%。排在第三名的广汽丰田的销量近同比下滑7.3%,另外两家日系车企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下跌幅度则超过了30%。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虽然在4月仍保持了增长态势,但增速出现回落,同样受到了当前疫情波及和冲击。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28.0万辆,同比增长50.1%,环比下降38.5%,环比下降幅度异常。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8.2万辆,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36.5%,异于历年4月走势。1-4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35.2万辆,同比增长128.4%。 报告指出,新能源车市场方面,尚未受到涨价的影响,涨价前订单表现火爆,订单充足。4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生产影响,新能源车供不应求加剧导致未交付订单拖期严重。此外,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走势分化,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4家,包括比亚迪(10.5万辆)、上汽通用五菱(3.0万辆)、奇瑞汽车(1.6万辆)和广汽埃安(1.0万辆)。小鹏、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下降幅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4月特斯拉中国产量达1.1万辆,但批发销量仅达1512辆。崔东树表示,这是由于物流不畅通,特斯拉生产的车辆无法有效运出,因此从生产端到销售端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疫情高点已过,复工复产循序渐进,支持政策加速落地。长春的汽车制造能力在5月快速满血复活。上海部分企业4月中下旬开始的复工复产逐渐推进,5月供给面临逐步改善的状态,将尽快满足产业链的正常供给需求。目前汽车产业链企业逐渐从“救火式”应急反应,转变为常态化的高韧性供应链管理。对于5月份市场,“五一”第一周订单和交车环比4月有明显改善,但是同比去年“五一”有30%以上的同比下降,市场复苏压力还是很大,而且北京、郑州等地疫情加剧,现在防疫政策较为严格,预计5月同比去年还会呈现较大的负增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锂电相公司330家,新能源车相关公司400家,充电桩100多家
- 银保监会最新发声!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涉嫌严重犯罪
- 暑期出游如何安全返京?一图读懂
- 美司法部长称已要求法院解封搜查令后,特朗普发文:现在就公布
- 英格兰队主帅:英格兰球员在首场比赛前将下跪
- 巴西中南部7月乙醇销量同比下降6.6%
- 刚拿下全球独家销售权 悦商集团即获得5000万美元猴痘检测试剂盒销售合同
- 部分业务决策流于形式、风险管理不到位和内部控制不健全 东方证券收上海证监局警示函
-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明年上半年或是最糟糕的时期
- 菲斯克披露电动汽车销量情况及生产计划
- 被点名的经济大省:国家财力从哪里来?
- AMD 96核霄龙处理器“EPYC 9654”曝光
- 湘园新材再走IPO之路 主营业务集中未来如何落子?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员工平均年龄偏大 ,毛利率下降
- 期货大咖聊大宗:棕榈油最近上涨来自于宏观提振 基本面并不支撑出现大幅上涨
- 俊发物业澄清“向海外转移资产”:127万美元系上市中介费
- 7月新增社融创6年新低,金融数据全面回落,说明了什么问题?
- 亚朵圆梦纳斯达克 加盟商平均回本却要21年?
- 生鲜电商“剩”者为王
- 民航局对四个飞上海国际航班实施熔断措施
- 丰融保险新疆分公司被罚26.5万元:存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等问题
- 搜索
-